【中国白酒网】9月26日,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举行品牌主题日活动。
本次主题日活动由仁怀市人民政府、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指导,仁怀市工业商务局、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仁怀市酒业协会、仁怀酱酒集团共同主办,旨在更好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主攻以酱香酒为首位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推动产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酿酒*季克良,分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致辞。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甘泉,江南大学副校长、博士*导师徐岩,仁怀市酒业协会会长、酿酒*吕云怀,首席品酒师、勾调*彭茵,贵州省质检院仁怀分院副院长徐兴江等对仁怀酱酒集团新发布的仁怀酱香酒、仁怀酱酒、藏酒三款新产品进行了现场品鉴。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会长、仁怀酱酒集团董事长李武作新品推介。
仁怀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部分领导领导,贵州茅台集团相关领导,仁怀市30家酒企负责人及部分经销商代表,参加了当天的品牌主题日活动。
仁怀规上酒企106家、产值亿元以上22家
近年来,仁怀市立足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五大体系”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白酒产区发展之路,成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定区域,酱香白酒产业首位度愈发凸显。
据悉,仁怀市做足酒文章、做深酒文化、扩大酒天地,全力推进核心产区建设,抓好白酒产业综合治理。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产总值1564亿元,酱酒行业收入占全国酱酒销售收入的70%,培育规模以上酒企106家、产值达亿元以上22家,仁怀酱酒产业首位度愈发凸显,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宋书玉:没有品类的永恒规划,只有产区的永恒价值
宋书玉表示,今年,是正在调整的白酒产业的关键年。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以仁怀为代表的贵州酱酒产区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希望仁怀产区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明确目标,洞悉未来,努力突破进取,实现有序发展。
“未来白酒产业发展的方向很明确,即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优势产能集中,向优势品牌集中。没有品类的永恒规划,只有产区的永恒价值。”宋书玉表示,仁怀要不断完善产区品牌形象输出,助力仁怀酱酒核心产区转型升级。提升消费者对于酱酒品类、品质、品牌、品味的认知。不断挖掘产区特色优势,洞察消费变化,精准研判白酒市场趋势。白酒产业,一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新国:仁怀产区是*态酿造、*态文明的精髓
王新国在视频连线中说,仁怀核心产区是*态酿造、*态文明的精髓,是匠心酿造、匠心文化的代表,必须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坚持打造、与时俱进,确立在中国酒业、在世界酒业中不可替代、优势显著的经典价值地位。要以服务人们的美好*活,作为产区发展、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把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增强市场适应性,满足人不同的消费需求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产区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季克良:质量是产品的*命,更是品牌的*命
“仁怀酱香白酒名甲天下,得益于独有的资源禀赋,更有赖于历代匠人精益求精、坚守品质的匠心。质量是产品的*命,是品牌的*命。希望仁怀酒企继续传承工匠精神,坚守品质、珍惜荣誉、做好品牌,提高竞争力,积极推动核心产区的高质量发展。”季克良说。
仁怀酱酒集团三款新品发布
会上,仁怀市主要领导在品牌主题日活动上向贵州茅台集团赠送了酒文化书籍《酒典》。
仁怀市委、市政府也发出倡议,希望广大酒企坚守质量品质、*态环保、安全*产“三条底线”,树立品牌意识,诚信规范经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共同守护好我们千年传承的“家业”,共同维护好茅台民族品牌声誉,共同书写仁怀酱酒产业新的时代荣耀!
李武在做推介时表示,将发挥好引领作用,做产区品牌标杆、产区品质标杆、产区文化标杆、产品价值标杆,酿造质优价廉的仁怀酱香酒,满足消费者对美好*活的需求。同时,实现从单一的*产、销售,向做好品牌经营发展,更好助力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仁怀产区建设“五大体系”的经验
一是建立规划体系,三大产区绘就产业发展的“新画卷”。“仁怀将120.44平方公里的酱酒*产功能区,分级划定三大产区:15.03平方公里茅台酒产区、53.03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52.38平方公里仁怀集聚区,这三大产区共同构建了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标定了中国优质酱酒核心“坐标”,形成了一套政府引导、协会管理、企业自律的产区规划和保护体系。
二是完善质量体系,定义酱酒行业的“话语权”。仁怀建立涵盖10项标准的《仁怀产区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酒用高粱、小麦以及辅料窖泥等技术标准研究,强化酒类质量、安全*产规范、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建立起仁怀酱酒品质表达体系、质量标准话语体系,助力中国酱香白酒标准化发展。
三是打造认证体系,塑造产区品牌的“通行证”。推进产区建设管理,规范企业*产经营行为,建立产区区域管控、*产准入、企业认证、质量评价、诚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发布“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图识,着力塑造产区品牌“超级IP”,用产区“身份标识”为企业和产品赋能。
四是构建研发体系,提供行业发展的“路线图”。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同成立酱酒专业委员会、产业研究院,积极搭建“政、产、学、研、协”联合平台,从原料、工艺、健康属性、配套产业等方面为酱酒植入“科研之芯”,“解码”酱香酒品质内核,持续为消费者酿造高品质“大国酱香”。
五是厚植文化体系,增强产区发展的“源动力”。加强酿酒遗址、文物古迹、酒器酒具等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酱酒文化与红色文化、盐运文化相融合,传承“端午大典”“祭水大典”等活动,讲好酱酒与红军长征的故事,讲好酱酒历史文化故事,为产区建设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