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7年开始,《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天下无贼》等冯氏贺岁片相继亮相,冯小刚导演用10年的时间,让中国大陆观众熟知「贺岁片」。
但殊不知,这一概念也是舶来品。
贺岁片鼻祖:许氏四杰
「贺岁片」最开始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它是经过文化习俗和市场票房的演变叠加,才有此名称的出现。贺岁片最早源自于香港,从许冠文所执导《摩登保镖》开始,由当时蔚为影业龙头的嘉禾出品,搭配早已在喜剧闯出名堂的许氏三兄弟。
从1974年的《鬼马双星》、《天才与*》(1975)、《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这几部皆由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其兄弟们许冠杰、许冠英、许冠武也参与演出执行(许氏四杰之一许冠武虽不出现于银幕上,但时常任电影幕后策画、执行导演),屡屡荣登该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
1981年兄弟们续合作的《摩登保镖》,因在香港农历年档期(1981年1月30日上映)大卖1800万港币(亦为该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也让电影圈嗅得前景——前有喜剧电影类型获得观众缘的票房公式,后有辞旧迎新阖家团聚的好时节——两大元素的完美契合。
此后,始于香港的贺岁片,开始扩散到中国、台湾,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有华人出现的地区几乎会有贺岁片(档期)的存在。在农历年期间上映众多喜剧电影,渐渐演变成一种另类的影视文化。不过认真区分,喜剧电影和贺岁电影依然有别。贺岁电影最主要的精神及其成立的条件在于「贺岁」,也就是电影中必须要有「庆贺、恭祝」的拜年动作或意图。
虽然《摩登保镖》被视为贺岁片(或称农历档期喜剧电影)的先驱,然而就电影内容分析,当中并没有达成所谓贺岁的目的,甚至并无出现一般我们对贺岁电影的既定印象,电影更没有添加丝毫红色喜气元素如鞭炮、春联等。这反映了坊间对于贺岁片的定义,多半出自于票房的大获*;另一方面,亦显示《摩登保镖》或许只是一部在农历档期大卖的喜剧电影。
以吉祥话为电影片名
如果说香港是让「贺岁片」一词广为流传的起源地,那么当我们回过头看香港电影发展,就会发现贺岁电影早在30年代已有前人试图作为。
根据香港电影资料馆制作的香港电影片目,于1937年2月13日上映,由大观声片有限公司出品、汤晓丹执导的粤语电影《花开富贵》,是首部在片名上尝试融入「贺岁」吉祥话的电影。虽然内容叙述一个家庭遗失失而复得的故事,支线聚焦在爱情三角恋上,整体调性也并无贺岁如此喜气欢乐。但以获得钱财的概念,却早先于《富贵逼人》(1987)五十年就在电影里出现。
除了《花开富贵》(1937),后续像《钱作怪》(1938)、《添丁发财》(1940)、《花好月圆》(1941)、《步步高升》(1948)、《双喜临门》(1949) 、《福禄寿全》(1950)、《皆大欢喜》(1951)、《升官发财》(1951)、《如意吉祥》(1952)、《招财进宝》(1960)等多部,都因应农历春节之际,以吉祥好运的片名为题。
不过,当时多数电影仍围绕在「团圆」的主题,题材*括门当户不对渴望成全的婚嫁、家庭不和睦的关系,又或事业上的疑难杂症。电影通过喜剧的方式,由「团圆」意象取代纯粹「祝贺」的举止。
60年代:粤剧戏曲、武侠片加入贺岁档期
进入60年代,平均一年农历档期都有十部左右的电影上映,这段时间的粤语电影除了传统喜剧,粤剧戏曲电影也加入行列,新马师曾、任剑辉、邓碧云、梁醒波等人,皆成为家喻户晓的戏曲红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