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提审李秀成后,曾国荃说了12字,曾国藩:立斩李秀成!
在太平天国的起义中,有一个人,他曾在太平天国岌岌可危的时候站出来掌控局面,之后起义失败他被捕入狱。
狱中他还蛊惑朝臣造反,曾国藩提审他后,被他蛊惑的朝臣说了12字,曾国藩大惊:立斩!此人之后便立即被斩首,他便是李秀成,那么他蛊惑的又是谁?
上面提到,太平天国清末人们无法忍受暴政而反清起义中的一个著名例子。其中李秀成是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建立太平天国后加入的。
太平天国建立后,洪秀全大肆封王,当初跟随他的有能力的人都有了官职,之后在百姓的支持下,太平军的势力愈发庞大,清廷都没办法 将其剿灭。
但是盛极必衰,1856 年8月,由于杨秀清居功自傲甚至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因此洪秀全便秘密召回韦昌辉和石达开对杨秀清进行围剿,随着韦石两人班师勤王,杨秀清的队伍很快被剿灭。
但因为杨秀清的事件,洪秀全开始变得疑神疑鬼,之后不久便处死 了韦昌辉,石达开因为洪秀全的朝臣拥护而被洪猜忌,于是1857 年石达开率兵负气出走,最后被清廷剿灭在了四川大渡河畔。
由于内讧和洪秀全的猜忌,太平天国损失了好几名大将,之前占领的武汉、九江等地接连失守,太平天国因此有了衰败的迹象。
虽然太平天国因内讧而损失巨大,但后期由于洪秀全重用李秀成和陈玉成等年轻将领,因此太平天国并没有顷刻覆灭。
当清廷派兵围剿天京,李秀成和陈玉成采取围魏救赵之策为天京解围,但由于途中遭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最终未能取得*。后来天京失守,李秀成带幼王 出逃,途中由于敌军追击而与幼王失散,1864 年李秀成被曾国藩俘获。
当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便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亲自对李秀成进行秘密审讯,曾国荃性子急且脾气暴,对李秀成先是一顿毒打,之后对其进行审讯。
现如今,我们对于当时的审讯内容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之后曾国藩速斩李秀成的原因我们却能从中找到一丝线索。
李秀成一共被审讯过两次,第二次此时曾国藩亲自审讯,第二次的审讯过程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当晚,当曾国藩与曾国荃夜里相谈时,曾国藩立马感觉到了不对,因为他弟弟曾说了这么一句话:“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这短短的一句话可是能要了曾国藩的命,但曾国荃为何会说这样*含逆反的话呢?
曾国藩了解自己的弟弟,他能想到谋反,那必然是受到别人的蛊惑,可谁有这样的心思?那必然是近来与曾国荃经常接触的李秀成。
曾国藩这么一想便有些冒冷汗,因为他手中可是有当初为了剿灭太平军的二十多万湘军。
若李秀成蛊惑*,那么太平军就又会重新振作,那后果不堪设想,届时就算他有十张嘴也没办向清廷解释清楚了。
曾国藩思索了许久,既然李秀成蛊惑曾国荃使其有谋反的心思,那这人便留不得,因为如果将他交给朝廷。
李秀成一旦说他曾劝曾国藩谋反的话,那么曾国藩必定要被朝廷排挤,最后不得善终。想到此,曾国藩决定速斩李秀成。
曾国藩到底有无谋反之意呢?
其实从他*平所做来看,应该是没有的。即使他剿灭了太平天国,手中有二十多万大军,他也不曾领兵称王。
要知道当时湘军的战斗力在清政府的军队中可是最强的,但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便自请裁撤湘军,使得湘军人数缩至两万多人,这是曾国藩在对清政府示忠。
曾国藩一*都在为清政府做事,他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的一方为国尽力,虽然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但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也没有做错什么。
他只是在仅一个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而且,由于他的提议,当时的中国建了第一艘轮船,有了第一所兵工学堂,甚至还有了第一批留学*,这些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他不仅维护着清政府,同时也在尽力使落后的中国进步。但是当时的社会已经腐烂不堪,封建专制与外国剥削交杂,官员横征暴敛,百姓更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压迫而饥寒交迫。
这样的国家已经到了末路。若是没有改革为其注入新鲜血液那么国家就只有死亡了。
其实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之后清廷为了维持统治而进行的洋务运 动都说明了个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
值得庆幸的是,在之后的斗争中,中国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最后彻底拯救了当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