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别称“旌城”,四川省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西北部为山地垂直气候,东南部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5910平方千米,下辖2区、1县,代管3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德阳市常住人口为3456161人。
2020年,德阳市地区*产总值(GDP)2404.1亿元。
旌阳区为德阳市主城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边缘,东邻中江县,西连绵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罗江区、绵阳市安州区,南靠广汉市,是德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旌阳区常住人口为82.82万人,辖区内有孝泉古镇、德阳文庙等人文景观。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始析雒县、绵竹县部分地区置德阳县(今德阳市旌阳区),属益州。686年,于雒县(今广汉市)置汉州,领5县,德阳县隶属于剑南道汉州管辖。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于雒县置汉州,领4县(含德阳县),隶属西川路。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西川路为成都府路。南宋时,汉州仍置,领县与北宋时相同。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汉州,德阳县属之。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汉州仍领三县(含德阳县),属成都府。洪武十年(1377年),省德阳县入汉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初,仍如明制。16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德阳县隶属成都府。
1727年,德阳县改属绵州直隶州。1802年,析出罗江县。
1952年,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行署区,德阳县属绵阳专区。
1959年,撤销罗江县,其绝大部分乡镇并入德阳县,其余并入绵阳县、安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德阳两度设立工业区和进行三线建设,形成了现代大工业的基础和城市框架。
1983年8月18日,设立德阳市。德阳市驻德阳城关,辖城区街道办事处、汉旺镇和旌阳、城区、八角三个公社。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三县和成都市的广汉、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管辖。
1984年9月12日,撤销德阳县建制,设立德阳市市中区。
1996年8月3日,撤销德阳市市中区,设立旌阳区和罗江县。
罗江区,隶属于四川省德阳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边缘,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靠绵阳市安州区,北邻绵阳市涪城区,全区幅员面积447.88平方公里,是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走廊,作为距离绵阳最近的县级城市不但能受益于德阳市的快速发展,亦能共享绵阳市的优势资源。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罗江区常住人口为20.91万人。
罗江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态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罗江区旅游景点有三国遗址白马关、庞统祠墓、诸葛点将台、换马沟、落凤坡、血坟、古驿道、倒湾砾石,大霍山佛教文化万佛寺、宝镜寺、南塔寺、李调元故里醒园、云龙山李氏宗祠遗址、李调元读书台、奎星阁、景乐宫、李调元纪念馆、文昌宫、张任墓、潺庙遗址等旅游景点。
罗江区以江而得名,已有1700多年历史。罗江是先作为江河名而见于晋代,作为县名则始于唐朝。据宋《方舆胜览》:“罗江,两水相蹙成罗纹,县因以为名。”
西晋时期设万安县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
南朝梁天监初(502年),改孱亭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复名万安,兼置万安郡。
隋开皇二年(583年),罢万安郡,仍置万安县。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安县为罗江县,隶属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此后1000多年,罗江管辖范围都在金山、罗江、黄鹿一带。
明洪武六年末(1374年),省入绵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罗江县,仍属绵州。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隶属绵州直隶州。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罗江县。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涪江大水,绵州城被洪水冲毁。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四川总督阿尔泰奏请裁撤罗江,迁绵州州治于罗江,绵州旧治改金山驿。
嘉庆七年(1802年),迁还绵州治于旧治地,又恢复罗江县。
民国时期罗江县疆域沿袭清代,无甚变动。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罗江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辖县(专员公署设今绵阳市)。
1950年,置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隶属之。
19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
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隶属之。
1984年,撤销德阳县,设立德阳市市中区。
1996年,由原德阳市市中区析置为旌阳区和罗江县。
2017年8月,撤销罗江县,设立德阳市罗江区。
中江县,隶属四川省德阳市,位于川中丘陵地区西部的农业大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 中江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西临成都,北依绵阳,南靠遂宁。中江是全国“双百人物”、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中江县常住人口为94.6万人。
汉代、三国、晋代和南北朝前期,中江为郪县、伍城县并存,上属广汉郡管辖632年。公元前201年,中江始建郪县,县城在今三台县辖区千子坟附近。公元278年,始建伍城县,县城在今东山坝。中江南面地区是郪县,北面是伍城县辖区。
432年至582年,南北朝后期,中江为伍城县、郪县、怀归县并存,上属玄武郡管辖150年。公元432年,中江建置玄武郡,郡城在今玄武坝。同年,中江建置怀归县,县城在今杰兴龙坡附近。公元437年,废怀归县入伍城县,至此,怀归县历时5年。
583年至678年,隋代时期,中江为玄武县、飞乌县并存。公元583年,改玄武郡、伍城县为玄武县。至此,伍城县历时305年。公元593年,废郪县,在南面建置飞乌县,县城在今仓山镇北面三里左右的飞乌坝。至此,郪县历时794年。公元602年,又在玄武县城建置凯州,历时140年。凯州下辖玄武县、绵竹县、金水县、飞乌县。
679年至1011年,唐代和宋代前期 ,中江为玄武县、飞乌县、铜山县并存。公元679年,建置铜山县,县城在今广福镇中学所在地。因当地产铜,县城坐落铜山之麓而得名。公元742年,玄武县,飞乌县、铜山县的上属改为梓州梓潼郡(今四川省三台县)管辖,历时218年。公元960年,三县上属改为潼川府(今三台)管辖,历时416年。
1012年至1278年,宋代后期,为中江县、飞乌县、铜山县并存。公元1012年,改玄武县为中江县。原因是忌讳“玄武”二字。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以水命名,江水从县城中间流过,江东是城中,江西是谭家街。这条江古代曾叫中江, 清代以来叫凯江,自安县、罗江至中江县城折东流至三台县入涪江。中江位于沱江和涪江水系中间,故名曰中江。至此,玄武县历时429年。中江县、飞乌县、铜山县仍然属潼川府管辖。
公元1279年,废飞乌县入铜山县,至此飞乌县历时686年。1283年,废铜山县入中江县,至此,铜山县历时604年。三县统为一县后,中江县仍然上属四川北道广元路潼川府管辖。
1376年至1934年,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中江县上属潼川府管辖。公元1376年,改潼川府为直隶潼川州,潼川州下辖中江县558年。
1935年至1957年,民国后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中江县上属遂宁专署管辖。
1935年,建置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川北行署遂宁专署,下辖中江县23年。
1958年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江县上属绵阳地区管辖。
1958年,建四川省绵阳地区,下辖中江县25年。
1983年9月,建置四川省德阳市,下辖中江县至今。
中江县从1012年建置至2021年,历时1009年。从1283年三县合一算起,历时738年。
什邡,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腹地成都平原,东与绵竹市和旌阳区相邻,南与广汉市接壤,西与彭州市毗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幅员面积821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什邡市常住人口为40.68万人。
什邡曾因大禹的足迹而享有“禹迹仙乡”之美誉,秦代著名水利学家李冰曾在此治水并仙逝于此。什邡还是佛教南禅八祖马道一的故里,汉代名将雍齿的受封之地,故什邡城又名雍城。什邡的自然景观主要有蓥华山、青牛沱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什邡置县。分封功臣,用张良计,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号肃侯,建元雍齿,在位九年。
汉武帝元鼎元年,因向皇朝筹献祭祀“酎金”不合格,有罪,被罢去封侯,撤除侯国,降为普通县,属益州广汉郡,县序列第二,设有“什邡长”、“什邡丞”、“什邡尉”等官职。
公元9年,王莽代汉,国号“新”。改什邡县为美信县,经一十五年,新莽亡后,什邡复名。
北周孝闵帝灭西魏建立北周(557年),更名方亭县。之后方亭县(今什邡市)与雒县合并,仍称雒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分雒县置什邡县。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于雒县置汉州,领雒、绵竹、德阳、什邡、金堂等5县。什邡属汉州。
五代前蜀时更名通汁县,历7年复名什邡。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置汉州德阳郡,领4县(含什邡县),隶属西川路。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西川路为成都府路。南宋时,汉州德阳郡仍置,领县与北宋时相同。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汉州,领3县(含什邡县),属成都路。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汉州仍领三县(含什邡县),属成都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绵竹县,历3年复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什邡县属成都府。
民国二年(1913年)置西川道,什邡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什邡改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下辖县。
1950年,设立川西行署区,什邡县属绵阳专区。
1953年,什邡县划归温江专区。
1960年,广汉、什邡合县,称广汉县。
1963年,析出复置什邡县,广汉、什邡分县。
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什邡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3月3日,温江地区撤销,什邡划归成都市。
1983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地级德阳市,将时属成都的什邡和广汉二县划予德阳市代管。
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什邡县由成都市划归德阳市管辖。
1994年9月29日,撤销什邡县,设立什邡市(县级),以原什邡县的行政区域为什邡市的行政区域,由四川省政府委托德阳市代管。
广汉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古称汉州,别名雒城,是四川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 ;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南临成都市区20公里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汉市常住人口为62.61万人
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核心区,自古就有“益州门户、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说,是成都的北大门。
广汉三星堆遗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广汉历史悠久,因“广至汉水”而得名。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分蜀郡东部与巴郡数县首置广汉郡, 辖13县。郡治乘乡,乘乡在汉代建置的雒县境内(即今广汉市)。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广”。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益州二十五郡,广汉郡为其中之一。
唐武德三年(620年),析雒县、绵竹县部分地区置德阳县。686年,于雒县置汉州,领雒、绵竹、德阳、什邡、金堂等5县,以雒县为州治。
北宋时期(965年)仍置汉州,领雒、什邡、德阳、绵竹4县,隶属西川路,雒县为郡治。
元朝时期(1260年),仍置汉州,领什邡、德阳、绵竹三县,撤销雒县建制,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区,以原雒县为州治。
明朝时期(1371年)汉州仍领什邡、德阳、绵竹三县,属成都府。
清初,仍如明制。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隶属成都府,沿袭至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县,将县直隶于道。改汉州为广汉县(缘广汉郡而名)
1949年,广汉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改名绵阳专区,广汉属绵阳专区。
1953年,改属温江专区。
1968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广汉为温江地区下辖县。
1983年3月3日,撤销温江地区,广汉划入成都市。
1983年8月,设立地级德阳市,广汉县由成都市划转德阳市代管。
1988年,撤销广汉县,设立县级广汉市,由四川省直辖,德阳市代管。
绵竹,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龙门山脉,幅员1245平方公里,辖2街道10镇,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绵竹市常住人口为44万人。市境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州区接壤,西南与什邡市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十三五”多规合一试点城市、资源成熟型城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工业强县示范县(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县重点县。
绵竹被誉为“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唐代贡茶赵坡茶、中国名酒剑南春的产地, 也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境内的九顶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态走廊”的主体部分。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绵竹县,治地在黄许镇(即绵竹古城遗址,今属旌阳区),属广汉郡。因其地滨绵水两岸,多竹,乃命名绵竹,辖今绵竹和德阳(今旌阳区)两县的地方。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兴平元年(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将州治迁到成都。
三国两晋时期绵竹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
三国蜀汉后主时期(233年~263年),绵竹古县城遭兵焚,分绵竹县置阳泉县(今德阳孝泉镇)、晋熙县(即今绵竹治),属广汉郡。
西晋初,废阳泉县入绵竹县。后复置阳泉县。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绵竹县改属新都郡。郡废,还属广汉郡。
东晋废除古绵竹县。隆安二年(398年),置晋熙郡,领苌阳、南武都、晋熙三县。
刘宋孝建元年(454年),废晋熙郡,置南新巴郡。
梁天监元年(502年),复置晋熙郡,领南武都、苌阳,属潼州。
北周静帝二年(580年),徙晋熙郡治阳泉县(今德阳孝泉镇),废晋熙县入阳泉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晋熙郡,阳泉县属蜀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泉为孝水。
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绵竹县,并徙治于今剑南镇,属蜀郡。此后,县名再无更改。
唐武德三年(620年),析雒县、绵竹县部分地区置德阳县。
唐代至清初,绵竹皆为汉州下辖县。
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升绵州为直隶州。绵竹县属之。
民国时,绵竹属四川省川西道(1914年改为西川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绵竹属川西行政区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70年,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绵竹县属四川省绵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8月,设立地级德阳市,绵竹县由绵阳地区改属德阳市。
1996年10月,撤销绵竹县,设立县级绵竹市,由四川省直辖,德阳市代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